&esp;&esp;冯清后退半步:“我这边就更忙了,三妹妹可不要忘了晏师的课业。”
&esp;&esp;冯云一拍脑门:“对哦,我怎么就忘了呢~”
&esp;&esp;“大姐姐,二姐姐,我先回去了。晏师的课业我还没画完呢。”冯云行了礼,忙不迭的走了。
&esp;&esp;身后冯妙松了口气。
&esp;&esp;冯清也蓦然轻松了些。
&esp;&esp;彼时的冯云只是跟在祖父身边听训一二,哪里又如现在这般。
&esp;&esp;她要学的可是多的很,哪里有时日如此挥霍。
&esp;&esp;回去青竹小院的冯云直接躺到床上。
&esp;&esp;姜还是老的辣。
&esp;&esp;祖父厉害!
&esp;&esp;一句话不用说,只把她收拾一顿,那两位小姐姐就主动退避。
&esp;&esp;
&esp;&esp;秋闱,为国选士。
&esp;&esp;每三年一科,每科只录取四百多名,入选后除却一甲可入职为官,二甲进士都要在翰林院学些时候,少则半年才可下放为官。
&esp;&esp;中秋节前公布了此次秋闱之护卫大员,正是镇国公世子。
&esp;&esp;任考主官吏部尚书,大理寺少卿。
&esp;&esp;众士子欢喜不已。
&esp;&esp;主官可见朝中对此次秋闱之重,再有镇国公世子携大胜而归,一众士子只需全力一搏。
&esp;&esp;秋闱科考当日。
&esp;&esp;贡院外,众多士子在门外等候进场。
&esp;&esp;直待贡院大门打开,士子们络绎进门,各家的官宦子弟才从各府的车马中或附近的酒楼内出来。
&esp;&esp;冯暮尘也拿着冯妙备好的盒子准备入考场。
&esp;&esp;此行关系大事,不止冯妙,冯清冯云冯暮修都来相送。
&esp;&esp;三女戴着帷帽,外人看不到模样,但旁边车子上的标识明白,再有黑衣银衫护卫在侧,大都心知是镇国公府,远远退避开。
&esp;&esp;“二兄,必胜!”冯云握起小拳头。
&esp;&esp;冯暮尘笑道:“好,必胜!”
&esp;&esp;又对另几位女郎郎君点了点头,转身往贡院大门走去。
&esp;&esp;冯云等人在原地等候没有离开。
&esp;&esp;眼看着冯暮尘就要走到贡院门外,有人过去和冯暮尘打招呼。
&esp;&esp;再看,打招呼人正是江阴韩士子。
&esp;&esp;第一百六十三章 无巧不成书
&esp;&esp;贡院门外数千士子。
&esp;&esp;有垂垂老矣,有满面风霜,有斑白头发,也有年轻俊朗。
&esp;&esp;贫寒者,不过布衣,孤身而行。
&esp;&esp;富裕者,华服锦缎,仆从众多。
&esp;&esp;各府郎君公子更是俊逸风流,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冯暮尘出身镇国公府,父亲又是三品大员,自更当不凡,可当那位江阴韩士子靠近之后,竟不觉得那位韩士子有多少莽撞之处。
&esp;&esp;眉目相仿,诚挚含笑,仿若故交。
&esp;&esp;冯妙眸光微微一顿。
&esp;&esp;“是他啊~”冯清浅浅道了句。
&esp;&esp;冯妙问:“那人是谁?”
&esp;&esp;“江阴,韩士子。”冯清道。
&esp;&esp;冯妙心思微转,就想到了听过这个名字。
&esp;&esp;冯妙对身边的侍婢说了几句,很快有护卫近前。
&esp;&esp;“女郎。”
&esp;&esp;“我兄长是如何与那位士子相识的?”冯妙问。
&esp;&esp;“回女郎,半月前郎君与那位韩士子相识在国子监举办的诗会上,韩士子谦逊温恭,才学出众,言辞间推崇文内武外,郎君对韩士子多有好感,于是相交,再谈论颇有一见如故之感,后来街头又偶遇过两次。”护卫道。
&esp;&esp;“也就是说不过才见了三次面?”冯妙问。
&esp;&esp;“是,郎君并未言谈身份,那位韩士子也未曾相询。”护卫道。
&esp;&esp;冯妙点头:“半月前,国子监偶然相逢,想来当真是巧合。”
&esp;&esp;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