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陈景恪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esp;&esp;当然是学医的时候,从课外书里面看到的。
&esp;&esp;毕竟当年为了推广香料,西方人可是玩过不少花活的。
&esp;&esp;都被后来人当成趣事写在书里了。
&esp;&esp;他给徐达说这些,一来目前香料生意确实很赚钱,二来就是刺激他们去探索新航线。
&esp;&esp;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的冒险精神,我们的祖先也曾踏足遥远的天际。
&esp;&esp;不过可惜,徐达对什么香料贸易兴趣缺缺。
&esp;&esp;想想也是,他是大明第一等的权贵。
&esp;&esp;安安稳稳就能把钱赚了,何必去冒险呢。
&esp;&esp;西方最早的冒险家,大多也都是落魄贵族,希望靠这个翻身。
&esp;&esp;更大的贵族,则是躲在背后提供资金支持。
&esp;&esp;等到新航线出现,他们才会亲自下场收割。
&esp;&esp;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esp;&esp;见此,陈景恪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新航线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esp;&esp;一步一步来,先把开海第一步做好再说。
&esp;&esp;话题继续,自然而然的就聊到了辽东战事。
&esp;&esp;陈景恪说道:“这会儿大军已经到辽东了吧?”
&esp;&esp;徐达肯定的说道:“没有消息传来,就说明已经顺利到达,估计双方已经发生小规模交战了。”
&esp;&esp;军队行军路线、每天走多少里路,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esp;&esp;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朝廷只需要根据数据推算,就能知道大军走到了哪里。
&esp;&esp;其实还要得益于大运河,可以直接走水路将军队运送到北平,节约了大量时间。
&esp;&esp;就在他们讨论此事的时候,大军已经到达通州。
&esp;&esp;冯胜立即派人打探纳哈出的情况,得到了一条重要战报:
&esp;&esp;“北元王庭支援纳哈出的军队,并未直接与纳哈出合兵一处,而是驻扎在庆州相机而动。”
&esp;&esp;“不知诸位可有何看法?”
&esp;&esp;唐胜宗看着军用地图,说道:“北元人这一招很狡猾。”
&esp;&esp;“若趁我们与纳哈出交战,对我军后方发动突袭,后果难料。”
&esp;&esp;“如果我们派遣军队防守,就无法全力攻打纳哈出……”
&esp;&esp;“而且久守必失,北元多骑兵,我方战线又长,很难防的住。”
&esp;&esp;赵庸提议道:“若能先将这支援军打掉就好了。”
&esp;&esp;“不但能解决隐患,还能严重打击纳哈出军队士气。”
&esp;&esp;关良皱眉说道:“只是庆州离此地路途遥远,一旦消息泄露,恐会遭到敌军骑兵包围。”
&esp;&esp;“想要神不知鬼不觉,越过这八百里距离发动奇袭,太难了。”
&esp;&esp;冯胜面色严峻,又说了一条情报:“据探马来报,草原天降大雪……”
&esp;&esp;众将皆沉默不语。
&esp;&esp;突袭就讲究一个快,在天降大雪的草原发动奔袭战。
&esp;&esp;能不能找到敌人且不说,寒冷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就够人喝一壶的了。
&esp;&esp;就在这时,一旁默不作声的蓝玉突然开口道:
&esp;&esp;“我去。”
&esp;&esp;第235章 无题
&esp;&esp;众人都惊讶的都看向蓝玉。
&esp;&esp;刚才大家的分析你是一句都没听吗?
&esp;&esp;这都敢去?
&esp;&esp;冯胜劝道:“永昌侯,我知你素来勇武……”
&esp;&esp;“但此次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莫要冲动行事。”
&esp;&esp;蓝玉面色严肃:“你们能想到的问题,北元人也能想到。”
&esp;&esp;“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冒着大雪奔袭八百里发动突袭。”
&esp;&esp;“以有心算无心,此战必胜。”
&esp;&esp;冯胜摇摇头说道:“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草原气候寒冷,突袭又要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