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许柴佬接过信,道谢之后转身离开。
&esp;&esp;他前脚刚走,就有一人出现,看着他的背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esp;&esp;屋内的官吏见到他,连忙起身道:“藩台。”
&esp;&esp;此人正是沧海省布政使麦荣昌,他点头示意,然后状似不经意的问道:
&esp;&esp;“许先生过来取信?”
&esp;&esp;那官吏回道:“是的,基本五六天就有一封信,全是从楚国送过来的。听说……”
&esp;&esp;“听说什么?”
&esp;&esp;“听说楚王为了给他送信,专门准备了一艘船……下官也只是听说,不知道真假。”
&esp;&esp;麦荣昌笑道:“事关藩王,这般未经证实的流言,还是少说为好。”
&esp;&esp;那官吏吓的汗都出来了,连忙说道:
&esp;&esp;“是是是,下官知错,以后再也不乱说了。”
&esp;&esp;麦荣昌点点头,也没有在说什么,转身离去。
&esp;&esp;然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他立即就叫来一名心腹手下,如此这般的安排了一番。
&esp;&esp;六日后楚国的商船再次到达,果然又有一封给许柴佬的信送到衙门这里。
&esp;&esp;那名心腹也回来向他汇报了一个消息,从楚国商船打探的消息,确实有一艘船是楚王安排的。
&esp;&esp;而且对方似乎没有遮掩的打算,很大方的说,这一趟船就是专门为了给许先生送信。
&esp;&esp;做生意只是顺带的。
&esp;&esp;写信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许先生请教新政之事。
&esp;&esp;为了确保六七天一封信的频率,楚王足足安排了四艘船。
&esp;&esp;还说什么楚王礼贤下士,一直在邀请许先生去楚国担任相国云云。
&esp;&esp;得知这一切,麦荣昌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esp;&esp;当初在内阁当行走的时候,他们那一帮子人最羡慕的就是许柴佬。
&esp;&esp;得到陈伴读的信任,以商人出身成为淡马锡总督。
&esp;&esp;别人或许会因为淡马锡地处海外,认为去那里是发配。
&esp;&esp;作为内阁行走,他们都很清楚那里对大明意味着什么。
&esp;&esp;在那里做出成绩,将来有望入阁。
&esp;&esp;关键是,得到陈伴读的如此器重,想不入阁都难。
&esp;&esp;然后,如此天胡开局,竟然被许柴佬搞砸了。
&esp;&esp;他们在鄙夷之余,心里没少庆幸。
&esp;&esp;还好他失败了,少了个竞争对手啊。
&esp;&esp;沧海省的组建,内阁行走可是经过一番激烈竞争的,最终他脱颖而出。
&esp;&esp;获得了朱标和陈景恪的认可。
&esp;&esp;他兴奋之余,就是巨大的压力。
&esp;&esp;毕竟许柴佬前车之鉴不远啊。
&esp;&esp;然而真正到了沧海省,开始按照新政方案打造这个地方的时候,才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esp;&esp;事情千头万绪,一团乱麻。
&esp;&esp;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摸索。
&esp;&esp;后来许柴佬被送过来,他心中高度警惕。
&esp;&esp;莫非是陈伴读对我的工作不满意,所以才让他过来?
&esp;&esp;虽然他知道,以许柴佬犯下的错误,不可能再复起。
&esp;&esp;然而,作为当事人他却不得不担心。
&esp;&esp;如果陈伴读力排众议,一定要重新用许柴佬呢?
&esp;&esp;先把他送到沧海省,等立下足够的功劳再扶正,是不是很合理?
&esp;&esp;陈伴读的心思谁都猜不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esp;&esp;所以,明知道许柴佬手里握着现成的经验,他却一点都不敢用。
&esp;&esp;生怕给对方立功的机会。
&esp;&esp;但现在,似乎情况有所转变。
&esp;&esp;楚王如此礼贤下士,看起来许柴佬也并不排斥,莫非他真的有意去楚国为国相?
&esp;&esp;而且,陈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