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老朱问道:“这次大分封你们有具体的章程没有?”
&esp;&esp;朱雄英颔首说道:“本来想确定下来,在征求您的意见……”
&esp;&esp;“这次准备册封八十到一百个诸侯王,依然是王公侯伯四级封国。”
&esp;&esp;老朱问道:“土地够分吗?别把地弄的太小,反而会起反作用。”
&esp;&esp;朱雄英说道:“地是够的,库页岛、虾夷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
&esp;&esp;“南洋剩余土地,西洋的部分岛屿,以及安西的部分土地全都囊括进去。”
&esp;&esp;“百十个诸侯国还是够分的。”
&esp;&esp;老朱眉头一皱,说道:“安西?那里就算打下来,没有一二十年治理也很难真正建立稳固统治。”
&esp;&esp;“若册封太多国家过去,恐怕会惹出事端。”
&esp;&esp;朱雄英解释道:“这么多诸侯国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esp;&esp;“我们预计,前五年将日本、南洋和炎洲方向的诸侯国建立起来。”
&esp;&esp;“五年后根据安西的实际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分,具体如何分。”
&esp;&esp;“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十年乃至更久。”
&esp;&esp;诸侯国草创时期,必须从大明吸血。
&esp;&esp;大明的家底虽然雄厚,可也禁不住上百个诸侯国同时吸。
&esp;&esp;所以必须要分批建立才行。
&esp;&esp;老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见他如此稳重,也放心的点了点头。
&esp;&esp;这时陈景恪补充了一句:“秦晋燕三国之间,最好不要直接接壤。”
&esp;&esp;“有必要在他们之间,建立一些诸侯国以为缓冲。”
&esp;&esp;“所以安西那边是必须要建立一些诸侯国的。”
&esp;&esp;老朱默默地点了点头,这话难听,但却是老成持重之言。
&esp;&esp;秦晋燕都是大国,现在上面有大明压着,互相之间有亲情羁绊,不会出什么问题。
&esp;&esp;可过上代人就不好说了。
&esp;&esp;设置一些诸侯国作为缓冲,能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esp;&esp;至于被夹在中间的诸侯国会不会难受。
&esp;&esp;肯定不那么舒服,但只要大明的宗主国地位不丢,只要秦晋燕三国平衡局势不被打破。
&esp;&esp;他们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esp;&esp;如果前两个条件都不存在了……大明自身都难保了,谁还管你诸侯国啊。
&esp;&esp;陈景恪搞大分封的目的,又不是为了某一家一姓的长盛不衰。
&esp;&esp;他只需要对华夏负责。
&esp;&esp;反正,最后不管怎么发展,肉烂在华夏这口大锅里就行。
&esp;&esp;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最终老朱和马娘娘肯定了他们的方针。
&esp;&esp;至于具体怎么划分,就是朱雄英和陈景恪的事情了,他们才懒得操心。
&esp;&esp;朱雄英趁机表扬了一下圆圆,说她随手一画竟然就确定了七个诸侯国的疆界。
&esp;&esp;而且七个国家的疆界还都恰到好处。
&esp;&esp;这可把老朱和马娘娘给惊喜的不得了。
&esp;&esp;古人或许不信神佛,但没有人不信天命,包括老朱也是一样。
&esp;&esp;如果是一笔两笔还能说巧合,六笔确定七个国家,如果说没点天意在里面他们是不信的。
&esp;&esp;尤其是圆圆方才才讨得了他们的欢心,此时知道了此事,他们就更开心了。
&esp;&esp;老朱笑道:“好好好,这就是天意,圆圆合该是咱们朱家的媳妇。”
&esp;&esp;至于会不会养出一个武则天……
&esp;&esp;秦、晋、燕、朝鲜、楚国,这几个朱姓诸侯国,可都是大国。
&esp;&esp;他们会答应?
&esp;&esp;就这么说吧,大分封时代,就算十个武则天绑一块也没机会篡位。
&esp;&esp;接着他们又聊起了日本和西域的战事。
&esp;&esp;目前大明最主要的的战争,也就是这两场了。
&e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