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看来,这应该是图局想要自救的一步棋,有了订单,就可以抓住至少一家工厂保住生产能力,实现以拖待变。”
“结果啊,图波列夫那边没想到,前些年对图223有些兴趣的我们这次根本没有回应,给他们来了个措手不及,这不,在客机方面的态度就已经软下来了。”
常浩南恍然大悟。
图波列夫现在的情况其实跟沪飞差不多,都面临着因为没订单而被迫停产的局面。
而且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生产能力,一旦停产,配套工厂很可能直接另谋生路。
航空制造业这东西,一旦停下来个几年,再想恢复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并且,本来有意愿的客户在发现你已经丧失生产能力之后,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所以单从逻辑关系上说,确实是常浩南当初一句话,导致了图波列夫眼下的危局,进而促成了他们在客机领域主动抛出橄榄枝。
当然,这中间的细节都是怀国莫脑补出来的,实际上常浩南当时只是单纯觉得在航程和载弹量并无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单纯的超音速轰炸机对于我军战斗力提升不大而已。
不过无论怎么说,结果总归是好的,而且也确实讲得通。
于是他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了下来:
“没办法,咱们现在的财力也有限,只能优先选择最重点的型号,就眼下的情况看,搞到一种中型客机的生产能力,帮沪飞保住产线、工人和班子团队,才是当务之急。”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