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林泰来到底是真是假,在场的都是政治大佬,根本不会在意真假问题。
说是荒谬,一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明明是林泰来一直在钓鱼,甚至还险些翻了车。
林泰来答道:“北虏那边正在争夺顺义王,我身为大明边镇使节,既然到了北虏,当然要承担斡旋的责任。”
众人:“……”
林泰来继续解释说:“等我进入边墙之内后,已然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情况。
我这样的老实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我当时心里十分气愤,满脑子就想着到了京师后,再与那些大聪明官员们理论理论。
皇帝你这略显浮夸和生硬了手法还有点眼熟,是学的林泰来么?
申首辅觉得自己不能不站出来说话了,不然这文华殿就成了大型尬演现场。
他身为东厂提督,竟然被宣府巡按、礼部几个文官制造的假消息给骗了,导致陛下出现重大误判。
众人:“……”
“上面这些事情,朝廷都知道了,不必赘述!
你还是详细说明,你为何隐匿实情不报!是不是故意钓鱼!”
即便君父被人蒙蔽,一时间冤屈了我,那我也要先认了罪,以维护君父的圣明,以后再想办法辩白。
在我们老实人心里,立功受赏这种事情并不急于一时,多等几天无所谓。
林泰来振振有词的说:“我这种老实人没有太多心眼,既然陛下认为我有罪,我当然就该老老实实认罪。
我当时身在大漠,处境堪比苏武,不便向朝廷传回真实消息,也没有这个条件。”
刚才也论证过了,我林泰来这样的老实人能动手就绝不……啊不,敏于行而讷于言。
林泰来羞涩的说:“我只是犯了一個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张鲸心累,他不想和林泰来斗嘴了。
殿里看戏的众人大吃一惊,想不到还有如此转折!
林泰来竟然指责厂公张鲸钓鱼!
荒谬、黑白颠倒的事情,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
自从张居正和冯保之后,不想又出现了这样的例子!朕对此无比痛心!”
现实不是戏说,戏说不是胡说,矫诏真可能会被杀的!
林泰来继续说:“反正遇上了拿着诏书的官校,面对诏书,我也只能束手就擒。”
但现在看来,又觉得张鲸有点可怜是怎么回事?
万历皇帝脸上露出了浓厚的兴趣,“礼部?你是说礼部有人和张鲸勾结?”
这个更不敢认,张鲸厉声驳斥说:“一派胡言!我张鲸对皇爷忠心耿耿,怎会故意误导皇爷!”
林泰来答道:“臣想来想去,唯有将最新情报隐匿不发,不要让世人知道来三兀乃是寇边虏犯!
众人:“……”
故而隐匿情报的提议休要再说,还是说说礼部官员勾结张鲸的事情吧。”
然后万历皇帝下旨道:“将张鲸罢了,念及旧劳,发凤阳司香!
还有无事生非、诓骗君父的礼部,要整顿!
万历皇帝终于又开金口了,“那于今之计,你说该如何是好?”
而林泰来睁眼说胡话的深意,大概就是想展示给皇帝看——
还有,林泰来状元出身,官场本身就极高,从六品修撰看着不高,但翰林学士才是五品!
从六品修撰换算到地方,品流相当于小知府或者参议了!
现在才俩月就给林泰来升,那以后升无可升了怎么办?
(本章完)
------------
祸水东引
今日文华殿御前奏对的消息传开后,京师官场震动!毕竟厂公不是小角色,是太监群体的二号人物。
如果把掌印太监比喻为首辅,那么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在太监里的政治地位相当于次辅。
这样级别的政治人物被直接罢黜,还是不多见的,却被林泰来办到了。
才进入朝廷两个月,就直接废掉厂公,这个战绩堪称彪炳史册,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那些能青史留名的人物在新人时期,往往就会产生一些标志性事件。
直到被写入史书列传的时候,这些标志性事件也会被着重提及,作为人物列传的基调。
比如万历初期到万历十年这个阶段的新人,标志性事件往往就是“不畏强权触怒张居正后被贬”、“反对张居正夺情”、“拒绝在为张居正祈祷的文书上签名”、“拒绝帮张居正儿子舞弊”等等。
至于连升两级,那更是匪夷所思。
林泰来等了一会儿,见陈学士也不说话,又不耐烦的说:
所以当初用汤显祖作要挟,“委托”吴道南领了三十卷任务,然后代笔。
在门口,林修撰遇到了同科探花吴道南,便招呼说:“老
第一版主